李政道

中美科技文化交流是怎样复苏的?

中国和太平洋彼岸遥远的国度——美利坚合众国的文化往来,应该追溯到19世纪,早期前来的传教士,他们回国时带去的中国学生成了最早的留学生。自1872年,首批官费留美幼童始,至20世纪的庚款留美学生,百年来,源源不断地有中国人到美国,寻求新知识,了解新文化。而本世纪

科技 丁肇中 杨振宁 李政道 任之恭 2025-10-28 12:45  2

魂归苏州!李政道98岁合葬圆梦,与杨振宁巅峰决裂成公案

2024年11月24日,苏州的风带着江南特有的温润,拂过李政道与秦惠䇹合葬的墓园。这一天是李政道的九十八岁生日,距他在美国旧金山安然离世已过去三个多月,距妻子秦惠䇹病逝更是相隔了二十八年。魂归故里与发妻相守,这场跨越近三十载的等待,为这位物理巨擘的一生画上了最

苏州 杨振宁 李政道 cuspea 吴大猷 2025-10-28 08:16  1

你看

有些故事,哪怕只是一帧画面,也足以让整个时代的温度扑面而来。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推着年迈的老师吴大猷,沐浴在阳光之下。你若不是亲历那一刻,很难想象“学术泰斗”与“科学巨匠”之间,还有如此细腻而真实的师生情谊,仿佛在告诉所有后来人:荣誉和地位终究敌不过一份纯粹的敬

诺奖 杨振宁 李政道 许寿裳 吴大猷 2025-10-27 09:15  1

诺奖得主的半生抉择,兄弟情谊难敌名利漩涡,未解之谜终成遗憾!

1926年出生的李政道,从小让家人头疼,总说他三糊涂,苏州东吴大学附中的时候,他常趴在校门口的石头上刷数学题,书包里却常常没带课本,1942年战火蔓延,十六岁的他跑到江西,在一座废弃的教会学校里,自己把高中课程全学完了,还给小学生们代课,这段经历让他进浙江大学

未解之谜 诺奖 漩涡 李政道 束星北 2025-10-27 21:41  2

《68岁的她走后,李政道写下断肠句:科学巨匠与挚爱的世纪绝恋》

1996年11月29日,美国纽约的深秋寒风中,68岁的秦惠䇹因肺癌在病床上永远闭上了眼睛。身旁,80岁的李政道颤抖着握住妻子逐渐冰冷的手,泪水浸透了他为妻子亲手抄写的《心经》。这位在物理学史上刻下“宇称不守恒”革命性发现的诺奖得主,此刻却像孩子般无助。他俯身在

科学 巨匠 李政道 绝恋 李中清 2025-10-27 17:09  1

杨振宁李政道同拿诺奖,为啥大伙儿总先想起杨振宁?

1957年,两位年轻的中国物理学家干了件震动学界的大事——31岁的杨振宁和35岁的李政道,一起推翻了物理学界坚守30年的“宇称守恒”铁律,拿下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。这是华人科学家首次摘得诺奖,按理说两人该像“双子星”一样被记住,可这么多年过去,大伙儿提起这段往事

诺奖 杨振宁 李政道 粒子物理 杨振宁李政道 2025-10-27 10:17  2

费米教授天眼收徒

“费米教授天眼收徒李政道”并非夸张修辞,而是当年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真实一幕:没有经过本科毕业、更无硕士学位的大二学生李政道,被恩里科·费米(1938 年诺奖得主)一眼相中,直接收为门下唯一的理论物理博士生。整个过程可拆成“三步识才”。

教授 李政道 天眼 费米 天眼收徒 2025-10-26 14:31  3